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妖女 > 第6章 下江淮

第6章 下江淮

江行止有自信做得到一视同仁。

“姑娘将孩子托付给我,我定会好好养育。”他不再说要娶她的话,但心里仍打着这个主意。

他说不怕,是真的不怕。他想娶她,也是真的。

当初拒绝吏部和国子监的姻亲,不单单是因为他不想急着让自己站队,回绝父母让他成家的催促,也不光光只是为了报国的热血。

这样的愿景或许不该发生在他这样的人身上,可他还是觉得,这辈子只想与真爱的女子成亲,只想与真爱的女子养育后代。

她看着他,安静地,平静地笑了,点化他心中三千烦恼。可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他如同尝了一口苦胆。

“不到时候,不准再来。”

*

江行止浑浑噩噩地离开了宵黯楼,直到回了家,思绪才逐渐清晰起来。

不到时候。

可那时候,究竟是什么时候,她也没说。

不能去得早了,会惹她不高兴,又不能去得晚了,让孩子留在青楼没人照顾。

他要怎么知道那个“时候”?

为了弄清楚答案,他专门走了一趟御医院,专门找了一位负责后妃生产的御医进行一番咨询。

“大人家中妻妾有孕?”御医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他没料到会被反问一番,尴尬地摇了摇头,推说是家中阿姊。

万幸他也不是在朝堂上万众瞩目、叱咤风云的人物,只是一个为官没多久的年轻士人,御医才不会知道他家究竟几口人,不好深究,捻着胡子思索一番:“令姊最后一次癸水是何时,大人知道否?”又摇了摇头:“想必是不知道的。”

江行止哑口无言。他与那女子迄今也就见过三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探听到如此私密的情报。就算真是当丈夫的,世间又有几人能记得清妻子的日子。

“冒昧了……”老御医大概是觉得他的表情有趣,微微笑了笑,将声音压低了一些,“那么敢问‘令姊’与其夫君最后一次行房事是在何时?”

江行止竭力维持着面无表情的姿态,但从皮肤与空气的温差来看,他有理由确信自己已经红了脸。

“我……怎会知道那种事……”他望着地面。也只能望着地面。说道。

御医没有催促,也没有提出更多问题,倒像是在等他自己开悟。

江行止心中忽然一声咯噔。

她既然什么都没说,定是默认他该知道的。

于是他将第一次去宵黯楼的日子告诉了御医。

御医没再拿他开玩笑,伸着手指,认真算了起来,最后告诉他一个时间,是在六个月后。

一个会在小暑之前出生的孩子。

江行止的心脏又开始怦怦乱跳。那个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孩子,等到小暑的时候,就能明了了。

或者说,她的知而不告,本就是最好的暗示。

他越想便越觉得肯定,那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是她和他的孩子。

他想不管孩子是男是女,他都要捧在掌心上宠着,不管像她还是像他,都是他心里最可爱的孩子。

等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便为她赎身,带着她和孩子一起离开青楼,不管世俗眼光如何,即便父母劝阻,他都要给她和孩子一个家。他要发誓,他的妻子今生今世只此一人,若有任何违背,便遭天打雷劈。

他开始抽闲重读《易》、《诗》,阅读先贤典籍,他精挑细选,想从数万文字里找出最美好的那个,用作名字。

他开始布局婴儿的房间,购置婴儿的用品。长命锁,虎头鞋,各款各形,左右比较,终日不得结果,索性全部买下。

他越是肯定,便越是觉得这等待的时间开始变得煎熬而甜美。

越是煎熬而甜美,他便越是能将余下的心力放到工作上,因为他每日只需做两件事:等待,工作。

在工作时,他偶尔会莫名发笑,同僚在背后说他被邪门的东西缠上,他也置若罔闻,专心致志。

世俗的眼光,礼教的束缚,官场的前途……

明明需要权衡和顾忌的事情有那么多,需要突破的障碍和樊笼那么厚,可他却表现得如此确凿。

江仰之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人。

*

春天到来的时候,江行止进入礼部任职。这个调动不太符合他的期许,他更想去户部或是工部——那才是能够接触国计民生的地方。

不过袁浩时和常辕络都告诉他其实这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去处,因为最方便明哲保身,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就应该在这种地方暂藏锋芒,免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功名未就便折戟沉沙。

他也渐渐体会到隐而不发、藏巧于拙的重要性。在真正掌握到权力之前不吸引太多目光,等到万全之刻再一招制敌——也许所谓的“来日方长”其实是这样的意思。

很多权力的斗争,最后的赢家总是活得最久的那个。

三月草长莺飞。四月清明雨。五月,天开始热了,走在街上总能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的蝉鸣。

而那个“时候”也在一步不停地逼近。

江行止第三次拜访宵黯楼,仍是一个人。

大白天的时候,花街柳巷看上去竟也是一本正经的模样,只是和夜晚对比起来,难免让人觉得寂寥空旷。

他走到那座熟悉的青楼门口,楼主似乎早就洞悉他的来访,持着一面折扇,半靠在门框上,笑眯眯地、一脸了然地看着他。

还不等他开口,便说:“随我来。”

他被带去了那间熟悉的厢房。

楼主从床榻上抱出一个婴儿来,裹着喜庆的大红色襁褓,像是一只巨大的虫蛹。

“从后门走吧,还是说留到晚上,等天黑了再走?”楼主问他,“总不能让大人就这么明晃晃地抱着孩子在大街上乱走,让人看到了,总要传出点什么事来。”

江行止从他怀里接过襁褓,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头也不抬地应道:“我不怕闲话。”

楼主也没教训他什么,只说:“这孩子生下来有些虚弱,他娘亲让我给起一个小名,我说叫白鹤,他娘亲也允了。大人若不嫌弃,在正式起名前姑且用着,好给孩子壮壮命。”

江行止嘟囔了一句:“……白鹤。”

抬起头来,想问她的去向,这时惊觉自己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哪怕是个花名。

“那……那个人呢?”

“哪个人?”楼主明知故问。

“孩子的母亲。”

“走了。”

“去了哪里?”

“不知道。”

江行止抱着孩子,脸上露出迷茫的神色,或许是因为遇上了从未设想过的展开。

她生下孩子,将他留在青楼,自己竟一走了之了?她身体如何,去了哪里……难不成是因为碰上难产,折了性命,怕他伤心,才拿这样的话来糊弄?

他不相信一个初产的母亲居然会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故而觉得自己那个不祥的猜测才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

楼主似乎看出他的纠葛,补充了一句:“她说,若你能做到答应过她的事,日后便一定会再见的。”

这到底是哪门子话本故事?为了不让他伤心欲绝,还要编造一个遥遥无期的重逢?

江行止有些难过,有些气恼,更多的则是失落。如果故事到此结束的话……如果故事到此结束的话……他还有什么必要继续努力呢?

“大人,你千万不要小看了她,也别小看了自己。”楼主不知为何突然说道,“总之,好好待孩子,这便是她要麻烦你的那件事了。”

江行止突然清醒过来,又恢复了在朝中处理公事般那种理性的态度。

“我会的。”他说。

*

一晃五年。

江行止的仕途并不稳当。

池党被抓住马脚,他被推出来顶包,也不知道两派人马各自在暗处进行了多少交锋,总之他万幸留了条性命,但还是步了肖宝珏的后尘。

倒不是皇帝想留他性命,而是翰林学士出来替他求了情。

去处也比肖宝珏好一点,不是被下放到西南那么偏远的地方。当然,此时的江淮也并不富庶。

常辕络在他的第三次科举考试中成功考中进士。三甲第一,同进士出身,先在翰林,很快就去了兵部。

他入仕虽然晚了几年,但比江行止如鱼得水多了,是真正能够游走在朋党之间的那种奇人,谁也没想拉拢他,谁也没想戕害他——不过这除了他本身的性格之外,也与他此时官阶不高、位置不重有关。

江行止在得知下放消息的时候,也曾经想过,或许常辕络说的没错,当初站在颜党这一边会是更好的选择,虽然政见不合,但颜党这棵树更大,更靠得住。如果当初选择颜党,也就不会有眼下被拉出当替死鬼的遭遇了。

初下江淮时,他也度过了一段闷闷不乐的日子,白鹤的懂事和江淮的景色给了他不少慰藉。

他也想到了,其实在京中时,他很少有为百姓谋利的机会,但到了地方上,为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士农工商挣个更好的日子,不也能让他问心无愧,不虚此行吗?

于是,他很快就振作了起来,投入了繁重的公务与充实的生活中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岁岁平安

贵妃娘娘千千岁

鬼怪游乐场[无限]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