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三国]穿到荆襄名士圈的我主公在哪里啊? > 第5章 地理志

第5章 地理志

北方黄巾之乱已有数年,期间百姓流离失所,不能安居。

天下不太平,江南的宗贼便趁乱聚集成众,各自拥兵占据了荆州数十座城池。

六个月前,张虎、陈生带五千兵卒打襄阳,县令弃城而逃,如此襄阳便落入他们手中。

庞德公摸了摸黄月英的头以示安抚:

“不止你父亲,他们借粮的可不止一家。我庞家他们来过,城中杨家,蔡家,史家,宋家,他都借过一遍。一群乘乱而起的贼患,所谓借粮,不过有借无还罢了。”

“江南宗贼?”黄月英没听明白。

“不错。”庞德公摸了摸胡须,颇有一丝世外高人的模样。

“月英,这天下除了我大汉的子民,还有许多外族人。北方的匈奴,关外的鲜卑,西边的羌人,他们高眉深目,与我们长得就不甚相同,又不通教化,不会耕种纺织,只会强抢掠夺。还有江南未开化之处的蛮夷,虽在我大汉的疆域内,却不听号令亦不懂家国。”

“江南?蛮夷?”

黄月英很惊讶,她记得江南不是鱼米之乡吗?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江南的富庶都是闻名的啊,怎么现在,南方却还仿佛跟没开发的大西北似的?

庞德公看出了黄月英眼中的疑惑,他思索一番,笑出声来:“你父虽教你读史,想必还没来得及教你地质方舆。但须知文史与地质息息相关,从不是知一方便可知天下的,世间万般事都逃不过天时、地利、人和。”

“如此,便由我与你讲讲我们大汉的国土吧。”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后经历殷商,西周,基本都承袭夏制。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天子名存实亡,便只见“国”而不见“州”了。

而后秦王一统天下建立帝国,改用郡县制划分领土,但秦并没有如始皇帝期望的那般传承千秋万代,只二世便亡了。

直到高祖刘邦建立大汉朝,汉又随秦制。但鉴于秦短暂的寿命,大汉又不能完全采用秦制,于是将天下重新划分为十二州,州内依旧设郡县管理。

大汉的都城在洛阳,并洛阳周边的扶风、马翊、弘农、河南、河内等郡为司隶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司隶北面为并州,以太原郡为中心包含多个郡县,主要是后世的山西等地。

更北的内蒙古,甘肃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此时还在鲜卑人手中,并不在大汉疆域。

并州以东,后世的河北省南部诸市为冀州,冀也是后来河北的简称。

幽州——包括冀州往北的上古、北平、辽西、昌陵等郡,大抵是后来的北京辽宁和朝鲜的部分地区。

兖州——由冀州往南的东郡、陈留郡、泰山郡等组成,是后世的山西山东河南交界地带。也与后世同样的,因土地条件好,地少却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青州——济南郡、北海郡、东莱郡等,主要是山东半岛的部分地区,就在河北的东部。

徐州——青州以南,由琅琊、东海、彭城、下邳等郡构成,为后世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地区。

扬州——徐州以南,包含着淮南郡、吴郡、丹阳郡、豫章郡、会稽郡等诸多郡县,横跨长江而包含长江以南的所有东部地区——后世的江苏南部,浙江省、福建省、安徽及江西省东部。

荆州——扬州以西,正是黄月英自己所在的襄阳县在内的南郡、南阳郡、武陵郡、长沙郡等,是后来的湖北、湖南、安徽及江西西部。

豫州——在兖州、荆州、扬州交界处,真正的中原地带,颖川、汝南、陈、沛等郡皆在此处,后世的河南省中部地区。

益州——荆州往西,包含武都、汶山、巴、巴东、巴西、蜀等郡,是后世的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但主要在横断山脉处,出入都极为不便。

扬州、荆州、益州三大州,自长江流域以南都包含着大片的土地,比北方的诸州都要大上许多。

而凉州——益州的北方,也是大汉的最西北方,是由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陇西郡,南安郡,广魏郡等组成,是往西域出使的要道——青海等地。

董卓就出身于此。

除此十二州与一司隶地区外,荆州和益州的最南边,还有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等地因太过偏远,常为发配之处而未单独立州,大概为后世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地区。

黄家庄外院书房的案几上,铺陈着一张大大的手绘的大汉疆域图,那正是庞德公一个时辰前徒手所画。

图并不精细,只标出了各州大致的方位和重要郡县的位置。

东汉以来,游学盛行,士族百姓常常自己都要游走国家一圈,国家的疆土信息自然不算什么机密。

由是对于庞德公这样博古通今的大家,便是没有制作精美的朝廷版图,也能坐在一间小小的书屋内论尽天下事。

而这对于黄月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她一边听着庞德公在耳边娓娓道来,一边回忆起初中地理背下来的中国地图,并通过那些两千年演变又未变的称呼将世界真实地联系了起来。

“大汉的都城洛阳是这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并州、兖州、豫州次之,冀州、徐州、青州再次之。”神采奕奕的庞德公手抚着长须,神色还有几许得意。

也就是说,东汉的政治经济发展都集中北方是吧,黄月英把这几个地方标了个号,额,还差点用了阿拉伯数字!

“此中,固然有这些地方本就距离洛阳较近的缘故。但究其根本,不若看看这里?”

黄月英顺着庞德公的手看去,瞬间想到——黄河啊。

两河流域,是最适合中国人从事农业活动的地区,不论政治因素怎样影响,它的文明肯定都会是很繁荣的。

甚至反过来想,都城建在洛阳难道不就是自然反影响人文的结果吗?

但这个北方的面积恐怕很小吧……

庞老师画的地图很简略,当然谁也不可能要求一个手绘地图具备比例尺的功能。

所以他画的图对于北方的各个州应该是有面积比例的失真的,毕竟应该也没有人真去测过这些耕地以外的土地面积的大小吧。

而黄月英回想她初中地理背下来的中国地图——北京市假如就是现在的北平郡,已经在幽州境内,是边郡了。

那么现在所谓北方的面积可是要大打折扣的。

且她这一对照——南方的州都包含了后世的好几个省,而北方的州却大多数只是某个省的部分地区呀。

所以拥有着大部分经济、政治和人口资源的北方其实在整个大汉朝的面积是相对很小的。

黄月英于是疑惑地指着更南边的另一条线,抬头看向庞老师:那长江呢?

同属于两河流域,至少在清朝民国时,江南是很发达的吧。

北方相对较小的土地,都可以供养那么多的人口,南方的那么好土地为什么不用呀?

庞德公惊讶地看着黄月英,真是聪明!确实是个触类旁通的好苗子。

庞德公在图旁写下两个字——天时。

“月英,因影响天下的,除了方舆之学外,还有天候——何时下雨,下不下雨,为农之根本。是苦寒还是酷热,是干燥还是潮湿,是生之源头。”

“长江以南,天候便沉郁闷热,体内的湿气无法排出,积蓄于内便寿命不长。何况南方诸地还多有瘴气,易致人生疾。若非生长于此,哪里有人愿长居江南?”

瘴气?黄月英一愣,她在古装剧里经常听到,罪人发配岭南什么的,一般都当个爽点过了,却从没仔细想过。

但她看了一眼地图,倘若亚欧大陆还是那个亚欧大陆的话,这真实的生活不是都证明了南方本身并没有什么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天文地质条件吗?

那瘴气或许只能解释为未充分开发的自然环境衍生出来恶劣生存条件?

比如,闷热潮湿的气候,充满不知名真菌和孢子的空气,甚至是过饱和的氧含量……

“人少,亦无人愿去此地开荒,虽也设了郡县,但当地经济不繁茂,经学不昌盛;人不受我儒学教化,也不听我朝廷召令;虽名是我大汉子民,实际不过宗族自治。便是与幽、凉两州相比,虽无外敌,却自成内患……”

也就是说,封建王朝对于领土的实际掌控力是有限的,而现在的江南和川渝显然是不在掌控范围的,至少是掌控力不够的。

而这时南方的生存条件或许应该类比后世的越南?甚至还不如?

搞不好这些的土地现在都还是原始森林。唉,多适合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粮食作物啊,黄月英托着下巴,可惜!

庞德公看着黄月英脸上遗憾的表情,眼底透出几缕笑意——仿佛看见了黄承彦平时装模做样的样子。

果然谁带着,孩子就教的像谁。

他转念一想,自家的两个小子不知在旁人看是不是也学了他的模样。

黄父留下的黄安开始每天给黄月英汇报田庄事项的进展,她现在每天上半天课,再上半天班,成为了年纪最小的半工半读人员。

农户们秋收基本结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秋种的工作。

而黄月英则要核对秋收粮食的数量,以对这个冬天还有来年夏收前整个田庄的物资消耗心里有数。

黄月英看了看手里的册子:整个黄家庄,秋收稻一万八千百石,收粟一千五百石,豆两千石。

稻就是水稻,粟是小米,豆在田庄特指的大豆,这里说的量都是没脱壳的;水稻的产量本来就比小米和大豆高,且黄家庄种的又多,产量远超小米大豆。

而这只是佃户上交给黄家的量,黄月英有点好奇这时的亩产,于是召来黄安询问田租,这才知道襄阳或者说整个大汉,地主的田租普遍在百分之50左右,等于辛苦耕种一年要交一半给地主——

虽然现在这个地主就是她自己。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地理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岁岁平安

贵妃娘娘千千岁

鬼怪游乐场[无限]

春夜渡佛

港夜渐浓